聊聊老師

Posted on 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 by 蔡柏宏 | 0 回應
標籤: , ,

今天看了「老師,你會不會回來」,稍微晚了幾步的跟風。
先說結論,大二的時候看過王政忠老師的原著,就很是感動,電影的呈現更是讓我很乾脆的掉了幾次眼淚(笑),整體而言,敘事的手法不會過於老掉牙的不斷催淚,而透過搞笑、無奈、哀傷和感動等元素共同呈現這個故事,很生動,也很深刻。

故事重要因素之一的九二一地震,那年才四歲的我沒有深刻的印象,家鄉也不是重災區,長大了才知道自己有多幸運。對災難的認識大多是從小到大念的書和國中時參觀由當年災區遺跡整理而成的教育館。直到去年小年夜的地震才著實被震撼,離我家只有兩三個區遠的維冠大樓全毀。片中災區場景呈現了人在大自然面前實在很渺小,角色們失去家人或同學的情緒表現,也相當讓人不捨。不過也許整部電影的重點還是在於偏鄉教育和後面透過國樂團重振士氣,有關地震的描寫自然是淡淡帶過,卻已經夠讓人難過。

故事中王老師的刻畫也很有意思,初期因為學生問題很多,想利用改善學生表現和擅自報名國樂比賽提升考績申請調離,到當兵期間發生地震,震後回到中寮當地,被學生的一句「老師,你會不會回來?」徹底改變了心意,同時也回想起自己的恩師,後來決定回去,和其他老師共同陪伴學生走過最低潮,重建家園和學校,同時也用參加音樂比賽來重振士氣。另一大亮點,則是綽號「一腳」老師的理化老師,生動的展現那種不知道怎麼管不好教的學生,迫於無奈又不得不勉強上課的老師,只好一腳在教室內,一腳在教室外,人有到就好,學生有沒有在上課反而是其次。

後來的音樂比賽,大概是最殘忍最催淚的地方了(笑)。老師的一句:「演奏給你們心中最重要的人」(還是最想讓他聽到的人?反正我忘了,哈),鼓舞了參加全國比賽很緊張的學生,演奏前學生為不幸罹難的同學留了位置(已經夠催淚
QQ),演奏中更呈現了班上因地震過世的同學阿標、班長的弟弟其實一直都在他們身邊,後來所有學生也體會到當下是為自己和心中最重要的人演出,因而消除了緊張,相視而笑。也許結局沒有太多台詞鋪陳,也沒有明說最後有無得獎,但這一段的呈現手法已經讓眼眶好幾次失控了呢(笑)。

接下來聊聊我原本常接觸的領域,教育吧。片中呈現了偏鄉人力不足的現況一直存在,就算有人力,也會因為編制而必須一人身兼多職,連校長都兼工友了,老師教學和照顧學生的時間和心力很可能大打折扣,王老師在實習期間就需要兼四個組長,在都市看來簡直不可思議。

另一個議題則是學生不聽話的核心原因,即使學生真的有做錯事,主因也可能是受限環境和家長顧生計而沒有心力教好他們。不少學生需要在學業和幫忙家務中二選一,且多半會選擇放棄學業,就算撐到國中畢業好了,也不會再升學。但老師透過例如集點兌換生活用品的方式獎勵學生唸書,在後期的劇情發揮效果,有兩個學生主動向老師說想考高職(又怕考不上),這個小片段實在讓我深受感動,能有動機為了自己學習(雖然一開始可能是受正增強物吸引),遠比讀的好不好珍貴呀。
聊聊自己的經驗好了,有將近一年的時間,我帶過兩個課輔班級,他們也許是其他人眼中課業跟不上、家長沒時間管、或者有更多其他問題的孩子,也的確讓我遇到很多不知道怎麼教的困難。有個小四的男孩曾問我「為什麼我要學這些?」雖然我老早忘了我怎麼回答他,但也已經夠讓我印象深刻了。想想我大概沒有偉大到能大幅改變我的學生,但能做一點什麼還是必要的吧,至少要阻止他在休息時間亂跑(嘆),還有讓我瞬間成為大叔的碎碎念時間,至少讓他知道有人在乎他,我想這也就夠了。可能都是猜想啦,如果那一陣子花的心力,一再提醒的事,讓我帶過的學生能慢一點,甚至不會放棄課業,那都會很值得。看完電影,回想起大四下實習遇到的那班孩子,也許根本是天使吧(笑),而且那陣子實際在國中的體驗,在處室打雜,和現職前輩的聊天,就算現在的我已經轉換領域了,也許還是受用無窮。(整個英文科的前輩在照顧我,因為當時英文科實習生只有我XD,完全受寵若驚,謝謝老師們。)

四年前考上了國中導師畢業的高師英語系(老師是公費時期的學姐,我的程度遠遠不及老師和我的同學啦,哈哈),其實曾經以為我大概要當老師了,但經歷了一些體驗,發現我更想做的其實是體制外的教育,也許這是我決定跨到另一個領域念研究所的主因吧。

這部片,即使有一些小地方不那麼完美,但對於看過原著的我來說,已經是很棒的呈現,更動和增添的部分也不會太突兀,雖然也有讓人覺得出戲的地方,不過網路上的眾多影評已經點出,就不多談了,哈哈。

但整體來說,「老師,你會不會回來」的確是一部會讓人想哭,但看完心裡卻會暖暖的一部作品。在災難面前,我們都很渺小,但災難之後,或者只是日常生活中,有關教育,我們能做些什麼,或許還有很多討論空間。

20171010’
台北